8361/2次通勤车由西安局集团公司汉中车务段汉中站值乘,常年累月在汉中至阳平关站间运行,单程运行117公里、2小时33分,沿途停靠的14个车站,经由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这趟车运力辐射沿线的516个行政村76万余村民,这里交通不便,村民多以自然农耕为生。该段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引领列车员们在车内推行“六个一”助农惠农亲情服务。
“乡村脱贫与振兴,离不开乡村法治建设,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村民经济活动日益活跃,交易现象较为频繁,对合同法律知识、公序良俗等方面的需求增加,乡村普法显得越来越紧迫。”汉中车站党总支书记梁福介绍,“8361/2次列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沿线村民,乡亲们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送法上门’,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车到阳平关车站,陕西百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顺应站区职工和候车旅客的邀请,加开了一堂讲座。“小王律师,俺家和亲戚有个往年的事,闹心得不得了,您听听,还有啥办法解决……”“小余律师,我给您说个事儿,您来给评理!”从起初的沉默不语,到试探问询,到“抢”律师,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10时48分,8362次返程。此时,做买卖、赶集、走亲访友、到汉中换乘去外地的旅客较来的时候,更加密集。面对旅客们期盼的目光,“流动法律课堂”继续开讲,一节节车厢走过,一个个问题耐心解答,4位律师已经汗流浃背。
“这也是我们所首次尝试送法进车厢、到车站,第一次首先摸清他们在生活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纠纷和矛盾;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存在哪些顾虑;如何浅显易懂地向大家普及法律常识;如何通过具体纠纷解决,提高大家对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的认识和信赖。”律师王苏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列车内的第一次公益普法,他和另外3名同事做了充分调研、准备,采取了播放视频剧与律师现场免费咨询、法治小常识问答、典型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工作量很大,但效果很接地气,很实用!”
王律师介绍,他和同事们还要通过乘坐“幸福乡村号”走到田间地头,建立公益流动服务点,深入到老乡身边普法、送法,最终使乡亲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利用法律解决纠纷、矛盾成为村民们普遍共识,为农村法治文明进步,为沿线乡村脱贫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文/图 西安晚报记者 胡毅 通讯员 穆英
05-27 来源:网络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
05-27 来源: